8月24日,在南京舉行的第六屆未來網絡發展大會上,網絡通信領域的三項“全球首個”重大科研成果——廣域確定性網絡系統、云原生算網操作系統、6G TKμ極致連接無線傳輸試驗平臺V1.0正式發布。
其中,全球首個廣域確定性網絡系統模擬“高鐵”系統,提出基于時隙的傳輸機理、并發業務流整形機制、高效業務流調度算法,研制確定性大網操作系統,實現全網時隙統一調度,并基于未來網絡試驗設施首次實現華為、新華三確定性設備異構組網,正式開通了覆蓋北京、南京、上海等35個城市的廣域確定性網絡,在100%網絡負載、途經13個省市13000公里距離、10000條確定性業務情況下,實現零丟包、時延抖動小于20微秒。
該技術體系有望解決傳統互聯網擁塞無序的問題,推動互聯網從“盡力而為”到“確保所需”的技術體系變革,支撐國家“東數西算”“碳中和”等重大部署,賦能遠程醫療、智能網聯汽車、元宇宙等對網絡質量要求極高的重大數字經濟應用領域。
全球首個云原生算網操作系統實現了異構、多方算網資源的統一管控,可為業務系統提供“算力+網絡”一站式服務,以云原生模式供給算網資源,使用戶聚焦于應用與流量需求,而無需關注基礎設施與IaaS(基礎設施即服務)。這將在根本上改變目前計算與網絡分離、資源與運營綁定的業態模式,從而實現服務“東數西算”、網云融合、工業互聯網、元宇宙等重大應用場景。
本次發布的6G TKμ極致連接無線傳輸試驗平臺V1.0,以Sub-6GHz(10億赫茲)、毫米波和太赫茲全頻譜統一接入無蜂窩(Cell-Free)大規模MIMO(多輸入多輸出)及準實時智能資源調配等關鍵技術突破為支撐,其無線傳輸技術能力較5G實現了大幅提升。該平臺采用光子太赫茲光纖一體融合實時傳輸全新架構,分別完成了385—435GHz太赫茲頻段上200Gbps在線傳輸和1Tbps離線傳輸,創造了太赫茲通信領域公開報道的全球最高傳輸速率紀錄;完成了與5G商用終端兼容的無蜂窩大規模分布式MIMO無線傳輸試驗,具備大規模分布式節點的擴展能力,核心關鍵技術指標達到了目前國際上最高水平。
該成果標志著我國在6G候選技術研發方面取得了重要階段性進展,為實現未來6G無線傳輸能力較5G量級提升的發展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。
來源:科技日報